解锁新时代装备建设质量管理,QMS与2.1版准则的融合
在技术飞速迭代、国际竞争加剧的当下,装备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与核心竞争力。传统的质量管理体系(QMS)虽能满足基础合规要求,但难以适配装备全生命周期的复杂管控需求。而《新时代装备建设质量管理体系能力成熟度评价准则 2.1 版》(以下简称 “2.1 版准则”)的推出,为装备领域质量管理提供了全新框架。二者的融合,为相关组织提供了从基础合规到卓越管理的清晰路径。
2.1 版准则与传统 QMS 有什么区别?
与传统QMS相比,该准则以“大质量”理念为核心:
1.覆盖范围更广:贯穿装备全生命周期(研发、生产、测试、运维)、全业务过程(设计、采购、制造、服务)和全组织类型(科研院所、生产企业、供应链单位)。
2. 管理层次更深:从治理层的战略规划、管理层的流程落地到执行层的操作规范,形成自上而下的协同机制。
3. 支撑手段更智能:以“架构引领、流程主导、信息化支撑”为路径,推动质量管理从“产品导向”转向“组织整体能力导向”。
此外,2.1 版准则将装备建设领域的质量管理能力划分为五个成熟度等级,清晰展现了组织质量管理的进阶之路。
2.1 版准则融合QMS的价值体现
二者的融合是从“管产品质量”到“建组织能力”的升级:
1.帮助企业精准找到自身短板(比如处于“已管理级”的企业,可明确下一步要实现“已定义级”的标准化体系);
2.通过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、跨部门协同的高效运转,既能提升质量,又能提高效率;
3.应对国家对装备建设的严格要求,同时增强在国际竞争中的核心能力。
“数据、协同、可控”是体系落地关键
要让体系真正发挥作用,需抓住三个核心要点:
1.数据驱动:让质量决策有“据”可依
通过构建全流程数据采集网络,结合算法模型挖掘数据价值。
2.智能协同:打破壁垒的“无缝衔接”
借助数字化平台实现跨部门、跨组织的信息共享与流程联动。
3.全域可控:全生命周期的“透明化管理”
从装备立项到报废,每个环节都建立质量基线与监控节点
未来,随着人工智能、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深入应用,新时代装备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将进一步进化——数据维度从“单一过程”扩展到“全域互联”,协同范围从“组织内部”延伸到“生态伙伴”,可控精度从“宏观指标”细化到“微观参数”。对于装备建设组织而言,拥抱这一变革不仅是满足合规要求,更是在国家战略需求下,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。
关于金现代AI质量数据管理平台
金现代“AI质量数据管理平台”已结合“2.1版准则”进行建设,通过构建覆盖装备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数据治理体系,助力企业达成L4级(已定量管理级)乃至L5级(优化级)成熟度要求,形成与国际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对标的数据化质量管控能力。
金现代AI质量数据管理平台(QMS)架构图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