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时新闻动态更新

为您提供有关金现代的第一手资讯

Title
业务咨询
联系电话
400-600-7966
企业微信
扫码咨询

金现代王文献:做好指标体系搭建,三步让企业数据 “活” 起来

2025-09-23 19:05:26   来源: 本站原创 

干数据这行二十多年,我见过太多企业的困境:手里握着一堆数据,业务系统里的交易记录、数据仓库里的明细、API 接的外部信息…… 可这些数据没法快速变成业务能用上的指标,更别说支撑精准决策了。

其实问题根源不复杂,就是没摸透科学的指标搭建流程。这些年我们总结出 “梳理指标 - 获取数据 - 定义指标” 这三步标准化流程,不用搞复杂开发,目的是让企业真正把数据 “用起来”,帮业务增长添把力。

Part 01

先梳理,把 “模糊需求” 变成 “清晰指标”


指标搭建的第一步,就是把 “模糊需求” 拆解成 “可衡量、可定义” 的具体指标,也就是遵循“先理后建” 原则。

比如在梳理 “客户分析” 相关指标时,不能只停留在 “客户数量” 层面,而是要拆解出 “期末客户总数”“普通客户数”“高级客户数”“VIP 客户数” 等派生指标,同时明确 “净新增客户数”“环比增速”“同比增速” 等组合指标;还要确定分析维度,像时间周期(月度、季度)、客户所属区域等,形成清晰的指标库与维度库。

指标梳理示意

Part 02

再取数,让 “分散数据” 变成 “可用资源”

梳理好指标后,下一步就是把分散在各个系统里的数据 “聚起来”。很多企业的痛点是:业务数据在业务系统、明细数据在数据仓库、外部数据在 API 接口,数据孤岛导致指标计算 “无米下锅”,就算勉强取数,也容易出现数据不一致。

我们做的数据指标平台,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。不管是企业前端的业务系统,还是数据仓库里的贴源层(ODS 层)、公共层(DWD 层、DIM 层),再或者是外部的 API 数据,都能一键接进来,不用重构现有的数据架构。接进来之后,平台会把数据加工成干净、完整的事实表和维度表,为后面算指标打牢基础。

更关键的是,取数据的整个过程是可控的。数据从哪来、多久同步一次、怎么清洗的,都有明确记录。万一后面数据出了问题,能快速追到源头,不用再像以前那样 “东翻西找” 浪费时间。

数据获取示意

Part 03

定指标,让 “业务人员” 也能 “自主用数”


以前做指标,最大的麻烦是 “技术门槛太高”。要写 SQL、懂代码,业务人员想做个新指标,只能排队等 IT 团队安排,等排到了,业务需求可能都变了。其实用 “分层定义、零代码组装” 的方式,就能把这个门槛降下来。

我们把指标分成四类,让技术和业务人员能配合着用:

基础指标:像 “订单总量”“产品销量” 这种,基于数据简单汇总就能来,业务人员不用学技术,直接就能用;

派生指标:业务人员可以拿基础指标,加上分析维度和统计周期自己拼,比如想算 “2024 年 10 月电力行业销售额”,自己动手很快就能做出来,不用麻烦 IT;

SQL 指标:遇到复杂需求,技术人员写好半自动化的 SQL 定义好,后面业务人员直接用就行,不用重复开发;

组合指标:比如算 “毛利率”,就用 “(销售额 - 成本)/ 销售额” 这个公式,业务人员把公式输进去,平台自动就算出来了。

这样一来,技术人员专心搭数据模型、定基础指标和 SQL 指标,业务人员聚焦拼派生指标和组合指标,各个干擅长的事,效率能提不少。

指标定义示意

说到底,这三步流程核心本质是让指标搭建 “从技术驱动转向业务驱动”。不用纠结怎么写代码、怎么搞开发,重点放在业务需求上,最终目的就是把数据用好。

当业务人员能自主搭建指标,不用再等 IT 排期;当全公司用同一套指标口径,不用担心数据对不上;当数据波动能通过平台快速定位原因,不用再盲目决策 —— 这时,数据才不是 “躺平的资源”,而是真正能驱动决策的 “引擎”,企业的数字化也才能落到每一个具体的业务场景里,而非只喊喊口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