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时新闻动态更新

为您提供有关金现代的第一手资讯

Title
业务咨询
联系电话
400-600-7966
企业微信
扫码咨询

在造车的快车道上,如何为“高频变道”的PPAP提交率规则装上数字化稳定器?

2025-10-31 18:18:06   来源: 本站原创 

在某国内知名整车制造企业,数字化部与质量部曾是一对紧密协作的伙伴。

当质量部提出需要PPAP提交率专项统计报表以应对日益精细化的质量管控需求时,数字化部迅速响应,很快交付了《PPAP进度跟踪表》《问题项整改闭环统计表》两份核心报表。

初期,报表运行稳定,精准呈现各项数据,为质量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,两个部门的合作十分顺畅。

规则频变,报表维护陷入泥潭

随着“新四化”浪潮卷涌,汽车行业技术迭代加速,公司启动了产品研发流程优化项目,PPAP提交率业务规则进入高频调整期。

  • 市场对交付周期的要求,促使PPAP提交周期缩短,阶段进度跟踪的时间节点计算方式从“自然日”调整为“工作日”,还需排除节假日与工厂停产时段;

  • 问题整改流程优化,又要求整改闭环率区分“自主整改”与“协同整改”两种场景。

  • ……

业务规则的每次变更,都意味着数字化部需要对两份报表逐一修改统计逻辑。

由于初期为追求快速交付,团队将PPAP提交率指标计算逻辑直接嵌入报表代码中,导致两份报表中的“进度完成率”等核心指标虽名称一致,却有着两套独立的计算代码。

危机爆发,指标孤岛代价显现

每次规则调整,开发人员都要在两个报表的代码里反复核对、修改公式,原本半天能完成的逻辑调整,因要适配不同报表的代码结构,往往需要2-3天。

更严重的是,漏改问题频繁发生。

一次“问题项整改闭环率”统计逻辑调整后,开发人员只修改了一张报表,但是遗漏了《PPAP进度跟踪表》中的关联逻辑。

质量部基于未更新的报表数据,在月度质量评审会上误判了某车型的整改进度,导致后续生产计划临时调整,造成了不必要的成本损耗。

此事让质量中心对数字化部的工作满意度大幅下降,多次提交投诉反馈。而数字化部也满腹委屈——团队成员长期被报表修改任务占用精力,原本计划推进的“生产车间物联网数据看板”等重要项目被迫搁置,部门KPI进度严重滞后。

深挖根源,指标平台破局而出

面对内外压力,数字化部召开紧急会议,要求团队深挖问题根源。经过两天的梳理复盘,团队终于识别出核心症结。

同一指标的计算逻辑在不同报表中重复开发、分散存储,形成了“指标孤岛”。只要业务规则变动,就必须同步修改所有关联报表,既效率低下又容易出错。

找到问题本质后,数字化部领导果断拍板:停止零散的报表修改,快速引入“指标平台”。

平台的核心思路是将所有指标的计算逻辑从报表中剥离,统一存储在平台的“指标库”中,建立标准化的指标定义、计算规则与数据来源。

无论是质量部现有的报表,还是未来新增的业务系统,只需通过接口调用平台中的指标结果,无需再单独编写计算逻辑。

平台赋能,数字化转型迎新机

指标平台上线后,当PPAP提交率业务规则再次调整时,开发人员只需在平台中更新一次指标计算逻辑,质量部的报表便自动同步获取最新数据,彻底解决了漏改、错改的问题。

数字化部从繁琐的报表修改中解放出来,得以重启搁置的重点项目;质量部则因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显著提升,对数字化部的信任度逐步回升。

这套指标平台不仅解决了当下的PPAP报表问题,更成为公司后续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基础设施,为各业务部门提供了统一、可靠的指标服务。

启示与思考

这一案例揭示了企业数字化建设中一个关键问题:短期效率与长期可持续性之间的平衡。

初期追求快速交付而采取的技术捷径,随着业务复杂度的提升,往往会变成制约发展的瓶颈。

指标平台的建设代表了一种思维转变——从关注单一报表或系统的功能实现,转向构建企业级的数据服务能力。

这种架构转型不仅解决了眼前的数据一致性问题,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未来的数字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,使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,实现数据驱动的高质量发展。

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,类似的“指标孤岛”问题在许多企业中都存在。该整车企业的实践表明,只有从架构层面进行根本性重构,才能打破孤岛,释放数据的真正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