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时新闻动态更新

为您提供有关金现代的第一手资讯

Title
业务咨询
联系电话
400-600-7966
企业微信
扫码咨询

计量:丈量世界的“隐形之手”

2025-05-25 21:55:47   来源: 本站原创 

清晨七点的菜市场里,王阿姨接过摊主递来的芹菜,目光扫过电子秤上跳动的数字。与此同时,上海张江科学城的实验室里,工程师正调试着全球最精准的“空气流速基准装置”,为国产大飞机C929的发动机提供测试数据。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场景,却因同一把“标尺”紧密相连——这就是计量。

今天是2025年5月20日,全球迎来第26个世界计量日。这一国际性节日源于1875年《米制公约》的签署,旨在纪念国际单位制的诞生与全球计量体系的统一。今年恰逢《米制公约》签署150周年,主题定为“计量顺时代之需,应民生之盼”(Measurements for all times, for all people),既是对历史的致敬,也是对未来的展望。

从“米制公约”到现代计量体系

1875年,17国代表在巴黎签署《米制公约》,首次以国际协议形式统一了长度、质量等基本单位,奠定了全球测量体系的基石。1999年,国际计量大会正式将5月20日定为“世界计量日”,以推动计量科学普及和国际合作。

现代计量体系涵盖科学计量、法制计量、工程计量三大领域:

科学计量:建立国际单位制(SI)基准,如中国近年新建的“乳腺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基准装置”,为乳腺癌筛查提供精准医学支撑;

法制计量:通过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》等法规,规范民生领域计量器具,保障公平交易与公共安全;

工程计量:为工业制造、环境监测等提供量值溯源服务,例如2025年中国新建的“空气流速基准装置”,填补了航空航天领域量值源头的空白。

计量与民生:从“柴米油盐”到“健康安全”

计量看似抽象,实则渗透日常生活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年开展的民生计量专项行动,正是为了打通计量惠民的“最后一公里”

公平交易:严查集贸市场电子秤、加油站加油机等,打击“缺斤短两”行为;

健康保障:规范眼镜制配场所验光设备,确保验光数据准确,避免因误差导致视力损伤;

智能监管:推动智能电表状态评价与更换试点,仅上海市便节约社会投资3.35亿元,减少电子垃圾300余吨。

计量检测:现代社会的“质量守门人”

计量检测,这一看似抽象的概念,实则是科技与生活的“质量守门人”。它通过物理量测量、化学分析、功能性测试等手段,对产品的尺寸、成分、性能等进行量化评估,确保其符合标准与规范。例如,菜市场的电子秤是否精准、医院CT机的辐射剂量是否安全等等,都依赖于计量检测的“火眼金睛”。

其核心意义在于:

保障质量与安全:从手机芯片的纳米级精度到癌症放疗的剂量控制,计量检测为技术创新和民生安全划定“红线”。例如,我国新建的“乳腺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基准装置”,将乳腺癌筛查的测量不确定度控制在0.86%,相当于精准捕捉手机充电电流的千亿分之一变化;

维护公平与信任:2023年青岛“加油机计量舞弊案”后,全国140万台加油机加装防作弊系统,正是计量检测为市场公平铸就的“防护盾”;

支撑国家战略:在“双碳”目标下,碳排放的精准监测依赖计量检测;北斗卫星的厘米级定位,则依托于误差每3000万年不超过1秒的铯原子钟。

展望未来:计量如何“顺时代之需”?

中国始终将计量视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(NQI)的核心要素。近年来,通过《计量基准管理办法》修订、新建5项国家计量基准(覆盖电离辐射、光学等领域),中国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量值溯源的自主可控。随着量子化、数字化转型的推进,计量技术正迈向更高精度与更广维度。2025年,“计量顺时代之需,应民生之盼”的主题,既呼应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,也体现了对民生福祉的关注。

计量是科技创新的“种子”、产业升级的“标尺”、社会公平的“准星”。正如《米制公约》签署150周年所昭示的:唯有统一的测量体系,才能铸就人类共同的进步阶梯。值此世界计量日,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一“隐形基石”,以精准度量未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