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信部将研究出台“人工智能+制造”方案,以AI驱动新型工业化
9月9日,国务院新闻办举行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。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,将一手抓技术供给,促进“智能产业化”,一手抓赋能应用,加快“产业智能化”,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。
张云明表示,工信部将研究出台“人工智能+制造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,部署重点行业、重点环节、重点领域智能化转型任务。制定“人工智能+制造”转型路线图,发布实施制造业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指南。培育一批赋能应用服务商,打造模型调优、数据治理、安全保障等“一站式工具箱”。常态化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“深度行”活动,促进供需精准对接。
供需精准对接,推进制造业AI落地
人工智能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“大脑”和“神经中枢”的角色,此次工信部领导的相关指示,更强调以实际应用效果和产业需求为导向,通过专项行动、应用指南、工具箱、供需对接等务实举措,系统推进AI在制造业的落地应用。
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过程中,供需对接是打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。近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“四链”融合对接活动——人工智能终端产业链专场对接会在重庆举办,人工智能终端产业链供应商集中展示核心技术能力和成果,手机终端、车载终端、视听终端等企业提出具体合作需求,供需双方协力推进AI在制造业的深度应用。
对接活动现场,金现代副总裁黄绪涛接受重庆电视台记者采访,他表示,制造企业在推进AI落地过程中,普遍面临从概念验证到规模化应用的挑战。现场交流过程中,许多智能终端制造企业都提出了明确的质量管理需求,而金现代LIMS实验室管理系统、QMS质量管理平台等产品,以及智能图像识别、知识图谱等AI技术成果恰好与之匹配。

(重庆电视台采访金现代副总裁黄绪涛)
全链路闭环服务,赋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
作为中国信通院认证的大模型应用交付供应商,金现代围绕企业在AI落地过程中面临的场景识别、技术集成与价值实现等核心问题,形成从“场景诊断—方案设计—系统实施—运营优化”的全链路闭环服务能力,在汽车、食品、电子等多个制造业细分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与行业价值。
以3C(计算机、通信和消费电子)制造业为例,随着产品功能日益复杂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,生产与检测流程也变得更加繁复,传统模式下的生产经营方式难以应对高标准的生产需求。
对此,金现代可为3C制造企业提供更为智能化、场景化的AI解决方案。比如:基于LIMS实验室管理系统,实现实验室设备智能取数、实验报告生成、创新检测手段、智能生成检测方案、异常数据分析等关键业务的智能化,提高产品检验检测效能;通过QMS质量管理平台,构建质量知识图谱,实现质量问题溯源与根因分析,降低产品质量问题风险;整合包装印刷校对算法和图像采集设备,精准识别产品包材的印刷缺陷与色彩问题,智能检查图文一致性检测,实现产品包装的AI智检等等。
对于制造企业而言,拥抱AI,就是拥抱新型工业化的未来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作为一场深刻的产业范式变革,可通过驱动生产模式、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的全面创新,重塑制造业竞争格局,企业唯有积极布局实践,才能在智造浪潮中抢占先机。
- 上一篇 没有了
- 下一篇 AI+干部管理|谈话考察系统实现干部评估智能化与高效化